
江苏江都人,一九二七年生,十二岁于南京礼志开上人出家。幼年家贫,辍学。卢沟桥中日战起,父应于一九三八年间因战火罹难。与母寻父,有缘于南京栖霞山礼志开上人披剃,实际祖庭为江苏宜兴大觉寺。一九四七年焦山佛学院毕业,期间历经宗下、教下、律下等丛林完整的佛门教育。之后应聘为白塔国民小学校长、《怒涛月刊》主编、南京华藏寺住持等。一九四九年至台,担任「台湾佛教讲习会」教务主任及主编《人生杂志》。
一九五二年起于宜兰雷音寺成立念佛会、青年会、儿童星期学校、弘法团等,奠定尔后弘法事业基础。一九五七年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后改为佛光出版社。一九六七年创建佛光山,以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里程碑。
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三百余所道场,如西来、南天、南华等寺,分别为北美、澳洲、非洲第一大佛寺。并创办二十五所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云水医院、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暨智光、普门、均头等完全中学,美国西来、台湾佛光、南华、澳洲南天、菲律宾光明等大学。二○○二年西来大学获得美国大学西区联盟(WASC)准会员,成为美国首座中国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一九七○、一九七五、一九八七年相继成立育幼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育幼养老,扶弱济贫。
一九七六年《佛光学报》创刊,翌年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纂《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一九九七年出版《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佛光大辞典》光碟版,并设立佛光卫视(现更名为「人间卫视」)。二○○○年创办佛教第一份日报《人间福报》,二○○一年将发行二十余年的《普门》杂志转型为《普门学报》论文双月刊;同时成立「法藏文库」,收录有关佛学之两岸硕、博士论文及世界各地汉文论文,辑成《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中国佛教文化论丛》等。
大师著作等身,撰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丛书》、《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等,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二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大师教化宏广,计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二千余人,全球信众则达数百万之多;一生弘扬人间佛教,倡导「地球人」思想,对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等理念多所发扬。一九九二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一百七十余个国家成立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二○○三年,通过联合国的审查肯定,正式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
大师除屡获国家各级政府颁奖表扬外,国际上亦德风远播,举其荦荦大者如:一九七八年起先后荣膺世界各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有美国东方大学、西来大学、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智利圣多玛斯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泰国玛古德大学、澳洲格里菲斯大学、台北辅仁大学、美国惠提尔大学、高雄中山大学、香港大学、韩国金刚大学、澳门大学、嘉义中正大学、韩国威德大学、屏东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近年来,并获大陆各大学颁予名誉教授,如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东北财经大学等。一九九七年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晤谈。多次获得内政部、外交部、教育部颁赠壹等奖,二○○○年获颁「国家公益奖」,二○○二年获总统颁发「十大杰出教育事业家奖」,肯定大师对国家、社会及佛教的贡献。
一九九八年二月远至印度菩提伽耶传授国际三坛大戒及多次在家五戒、菩萨戒,恢复南传佛教国家失传千余年的比丘尼戒法。同年四月八日,恭迎佛牙舍利莅台安奉,举国欢腾。二○○四年十一月至澳洲南天寺传授国际三坛大戒,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传授汉传三坛大戒。大师并积极推动国定佛诞节的设立,一九九九年经立法院通过,将农历四月八日订为国定假日,成为佛教东传中国二千年以来首度国定佛诞节。
二○○○年十二月第二十一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上,泰国总理乃川先生颁赠「佛教最佳贡献奖」。二○○一年十月前往美国纽约「九一一事件」地点,为罹难者祝祷;回台后,同年十二月,受邀至总统府以「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发表演说;二○○二年元月与大陆达成佛指舍利来台协议,以「星云签头,联合迎请,共同供奉,绝对安全」为原则,后组成「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至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日,写下两岸宗教和平交流新页。二○○三年十一月应邀参加「鉴真大师东渡成功一二五○年纪念大会」,随后率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首度应邀至北京、上海演出;二○○四年二月,两岸佛教共同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至台、港、澳、美、加等地巡回弘法,为和平交流跨入新的里程碑。
二○○六年三月,至享有「千年学府」之誉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讲说。同年四月,以八大发起人之一的身分,应邀出席于杭州举办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说。二○○九年,国际佛光会与中国佛教协会、中华文化交流协会、香港佛教联合会主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并于无锡开幕,台北闭幕,写下两岸四地宗教交流新页。二○一二年九月,应「世界经济论坛」之邀,出席「第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主讲「信仰的价值」,为该论坛创办以来,首位发表专题演说之佛教领袖。 二○○八年起,悉数捐出各地版税、一笔字所得,由弟子分别于中国台湾省、大陆、澳洲等地,成立教育文化公益基金,举办各种教育、文化等赠奖、公益项目。二○一○年起,应邀于北京之中国美术馆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为首位在该馆展出书法作品的出家人,后陆续于海南、天津、内蒙古、山西太原、广东、云南、厦门、镇江、上海、大连、山东、浙江、广西、贵州等美术馆或博物馆(院)展出。 二○一一年十二月,大师指导建设的佛陀纪念馆开馆落成,翌年即获「国家建筑金奖──文化教育类金狮奖」;开馆第三年(二○一四)获得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认证,成为该会最年轻的正式会员;同年,全球最大旅游网站 TripAdvisor 评为「二○一四年大奖得主」,颁发「优等」证书,以各项艺术展览、教育推广、两岸文化交流、地宫收藏时代文物、永久为社会大众持续做公益服务等项目受国际肯定。 为推动世界和平交流往来,历年来,大师曾与各国领袖会面,如:泰皇蒲美蓬、印度总理尼赫鲁、菲律宾总统马嘉柏皋、多明尼克总统塞纽瑞、美国副总统高尔,以及马来西亚三任首相马哈地、阿都拉‧巴达威和纳吉等。此外,大师先后并与各宗教领袖交换意见,如: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会长泰国公主蓬‧碧司迈‧迪斯库尔,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约翰保罗)、本笃十六世等晤谈。 二○○四年,大师应聘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基督教、天主教、一贯道、道教、伊斯兰教等领袖,共同出席「和平音乐祈福大会」,促进宗教交流,实际发挥宗教淨化社会人心之功用。也先后与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审查人马悦然教授、汉学家罗多弼教授、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人莫言先生等人进行人文交流座谈。二○一三年,与大陆三任国家领导人习**、胡**及江**见面,写下佛教历史新页。 近年,大师于大陆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中国书院博物馆、扬州鑑真图书馆、南京大学佛光楼,成立扬州讲坛、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等,积极推动文化教育,期能促进两岸和谐,带动世界和平。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可说厥功至伟!